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杜百顺)以“精品陶瓷·盛世辉煌”为主题的2025中国(北京)国际精细陶瓷博览会近日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,汇聚国内外陶瓷艺术精品,展示当代陶瓷工艺最高水平。祖籍湖北天门的青年陶瓷艺术家刘思敏带来了《福禄》、《青双马祥兴》、《梅花杯》三件原创作品亮相展览。他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创作风格,赢得了现场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誉。刘思敏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汝窑烧制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李浩忠先生的弟子。多年来,他深耕传统陶瓷艺术,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汝窑制作的基本艺术,包括天然矿物釉的配制、高温变化的精确控制等古老技艺。他通过老师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并培养自己的思想。其导师李浩忠从事汝瓷研究与创作26年。他成功还原了“天蓝”、“月白”等宋代汝窑经典釉色,并首创将“鸟虫篆书”书法融入瓷器创作中,创作出“汝瓷鸟虫篆”系列。其作品被多家国家艺术机构收藏,被誉为兼具文化底蕴和高超技艺的当代典范。在李浩忠的悉心指导下,刘思敏不仅继承了传统汝窑“似玉非玉,胜似玉”的审美精髓,还探索了个性化的艺术创作。在此基础上进行抽动表达。刘思敏此次展出的作品均采用平顶山本地高岭土,釉面采用天然玛瑙,经1200℃左右的高温烧成。釉质滚烫如玉,开口自然流畅,充分将“宁静、秀丽、和谐、诚信”的精神态度融入宋代极简美学之中。 “福禄”将传统活泼的图案与现代的造型语言相结合,传递美感; 《青色双马·祥兴》以青色釉色为底色,两匹马并列驰骋,象征辛勤劳作、不可思议; “梅花杯”以梅花的性格来表达坚韧、高尚的人情。展览上,多位陶瓷界专家对刘思敏的作品进行了评价,认为他的创作在遵循传统规律的同时又保持了时代气息,展现了新一代陶瓷艺术家的深厚底蕴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其改变和改造它们的能力。 “师父常说,陶瓷艺术要‘守根,开新花’。”刘思敏说:“这三件作品不仅是我个人艺术历程的舞台表演,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真诚回应。”除了艺术创作,刘思敏还积极参与大众大众和国际陶瓷文化交流,通过讲座、工作坊等形式弘扬中国陶瓷之美。他的出现,不仅标志着新一代传承人的崛起,也象征着新时期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的不断更新。在这个国际舞台上,刘思敏以瓷器为媒介,连接古今,沟通中外,用温暖多彩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釉色,展现中华文化永恒的生命力。